瀏覽:4218 發布時間:2011-03-23
新聞里說當當來自搜索引擎的流量占比大概是13%,這幾乎和國內最大的內容網站新浪的比例一樣。而從訪問者的軌跡來看,訪問當當前后,分別約有18%和17%的人訪問的是百度。也就是說,當當流量對百度的依賴性極強。這點和成都網站建設行業很像,實際上,國內只有淘寶一個平臺的依賴度較低,但是即便如此,來自搜索的流量依然占淘寶流量的6%。
其實大家都知道搜索引擎目前一直是是電子商務的最大入口。淘寶之所以屏蔽百度,其根本并不是百度無法給淘寶帶去流量,而是阿里巴巴出于和百度兩家公司競爭的考慮,并且淘寶一直在瘋狂尋找流量來源,以補給“斷奶”后的流量真空,以至于馬云連當年“不與周鴻祎有關的公司發生業務往來” 的誓言也拋諸腦后,開始從360購買流量。
我們可以想象一下,
首先,來自百度精準的關鍵詞的流量會驟降。從當當財報來看,2010年第四季度其營銷支出為2120萬元,也就是說一年大概接近1個億。其中到底投了多少到百度,外界并不清楚,但以李國慶的原話,大概為“幾千萬”。
其次,少了當當這個競爭者,對卓越、京東甚至包括攜程等在內的諸多電子商務企業來說,無疑多了一個機會,不僅將大大節省推廣費用,獲得更多用戶流量,由此營銷回報率大增。這樣一來,當當很大程度上有被甩在后面的可能,同時被同行擠兌市場份額。多年以來,占據搜索營銷流量通道,其實既是一種自我推廣策略,同時也是對競爭對手的遏制策略。現在當當要主動放棄這一戰略要地,實在遺憾。
我猜測,和當年的淘寶一樣,當當一定會啟用新的流量導入方案,比如將費用投放到其他流量源。但新的流量體系一旦得不到高轉化率,當當將面臨騎虎難下的尷尬。而環顧當前的流量渠道,電子商務的興旺,讓它的流量價格普遍水漲船高,相比之下,百度無疑是最穩定、最有保障的一家。不具備淘寶一般壟斷優勢的當當,要效仿淘寶,變數頗多。成都網頁設計